当前位置:爱看阅读网>都市言情>相宝2:秘物>第363章 捻军遗宝

第363章 捻军遗宝 (1 / 4)

卢灿手中拿着一枚黑色大印,因质地不纯,略显灰色,表面有几道白色石筋。

虎钮,雕工略显粗糙。

虎钮两侧,分别刻有“黄天昭示”“大汉天运”两列楷书。大印通高18公分,印面偏正方形,边长在十二公分左右,刻有隶书“大汉明王黑旗总领”八字。印体四壁中的正面,则刻有楷书“捻”字;左右两面,则刻有“你拿刀,我拿铲”“打官府,杀财主”。

卢灿看着直摇头,还真特喵通俗易懂!

凑在卢灿身边的张显南,还有另外两位老者,见卢灿摇头发笑,张显南便问道,“怎么,不值钱?这东西什么玉的?”

卢灿掂量一下,压感不足,手指搓了搓印面,有点拉手,又对着太阳看了看。

最后笑笑道,“张老、林老还有楚先生,这枚大印是石头的,不是玉质。如果我没看错的话,应该是取材于灵璧磐石中的黑金石。”

灵璧距离涡阳不远,张乐行临时决定起义,手边没有更好的印玺材料,琢石为印,雕工粗糙,也就可以理解。

“石头的呀,我说这上面有石筋呢。”说话的是达尔文潮汕商会的会长林永年,上次卢灿来达尔文时,他刚好不在。

另一位年轻一些,约莫五十来岁的黑瘦人士,姓楚,叫什么卢灿忘了,也是商会管事的,他笑着问道,“你说宋景诗这位老先生也是……大老远的,带这么块石头大印,闲得慌。”

卢灿笑笑不语。

海外华裔,又出身偏僻,自然没时间也没机会研究中华历史,可不能拿他们和李林灿、张老来比。这些人知道宋景诗,还是张显南说的。

这枚大印,虽然是石质品,东西不值钱,但很珍贵。

这恐怕是全中国发现的唯一一枚捻军大印!

“捻”字,江淮地区方言“一伙一股”的意思,用以形容人时,并非褒义,有“小团伙作案”的意思,故而,清廷称之为“捻匪”。

江淮原本就民风彪悍,易生匪,又因连续三年江淮大旱,朝廷赈灾不力,皖北饥荒严重。

张乐行出生于豪绅地主家庭,为人颇为侠义,对周围饥民多有救助,又不满清廷在饥荒年月依然征收各种苛捐杂税,于咸丰二年(1852年)冬,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,在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县起义抗清。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,史称“十八铺聚义”。

张乐行家中有钱,有些文化。他制定《行军条例》十九条,将一群乌合之众组成捻军,建立黄、白、蓝、黑、红“五旗军制”。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,总白旗主龚得树,总红旗主侯士维,总蓝旗主韩老万,总黑旗主苏天福。

眼前这枚黑色石头大印,应该就属于总黑旗主苏天福所有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