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 / 6)

正午的琅琊郡城,城中街道上叫喊声此起彼伏,都是周边村子上的百姓来郡城卖东西,街道上人来人往,有一个中年妇人,那妇人约莫四十左右,头上扎着丝巾,胸前用绸缎捆了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孩子,孩子趴在妇人胸前睡的正香。她右手扛着一个比他还要大的包裹,左手又拿着一个大包裹。行走在街道上,在这个街道上非常显眼。

那妇人放下扛着的包裹,便气喘吁吁地歇了一会,然后便继续拿起包裹吃力的向背后甩去,但是尝试几次都没有甩上去,此时有一个路过老人帮忙抬了抬。

妇人说道:

“谢谢,这个有点脏。”

那个老人用力将包裹抬在妇人肩膀。

妇人又道:

“好,辛苦你了。”

老人摆了摆手便离去,那妇人继续走在街道上,此时又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连忙小跑了过来,问道:

“妹妹,你年纪也不小了吧,怎么背着这么多东西?我帮你背背吧。”

妇人笑道:

“姊姊,不麻烦您了,我们是河南的,来逃难的。”

老妇人连忙把那妇人的另一个包裹抗在身上,走路一斜一斜有马上要跌倒的感觉,老妇人问道:

“河南怎么了?”

妇人回道:

“发生洪灾,所以我带着孩子,来上我娘家避一避的。”

老妇人叹了一口气又道:

“唉,老天这就不地道了。”

老妇人跟着那个妇人帮着她背了一段路,然后说道:

“先放这了,老骨头不行了。”

妇人笑着回道:

“谢谢姊姊,到这里就行了,辛苦了。”

然后老妇人摆手作别,那个妇人继续带着这两个大包裹行走着。

琅琊郡城外,朱顺经过一天的跋涉来到了琅琊郡城,牵着毛驴行走在街道上,朱顺在街道上看到一个约莫弱冠之领的青年,那青年仪表堂堂,没有双臂,坐在地上,用脚在宣纸之上写毛笔字,朱顺看了半天,周围围了不少看客。

被那个青年注意到了,那青年问道:

“哥们,是不是毛笔字写得也不差啊?”

朱顺回道:

“写得还能看,不过比兄弟你的差远了。”

青年回道:

“你太高抬我了,要不咱们比一比怎么样?”

朱顺说道:

“好啊。”

随后那青年用脚抽出一张宣纸,然后笑着望向朱顺说道: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